黑龙江省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实验室
平台概况:
实验室在水生生物基础分类,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水生生物的营养需求及对生态因子适应的分子与生理机制等方面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在新物种鉴定、水生生物种质库建立、隐存种的发现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及重要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实验室致力于服务龙江省五大战略中的“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以及十大产业中的“生物产业”,为龙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科学基础。
实验室拥有先进的研究仪器设备,包括荧光定量PCR仪、蔡司微分干涉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高速冷冻离心机等,为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实验室还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精神,曾获得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家相关研究领域先进水平。
近年来,实验室在水生生物多样性及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鉴定并发表硅藻、原生动物等多个新物种,揭示了黑龙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提出了有效的生态保护策略;在藻肥利用、藻类能源开发、创建具有高纬度特色的种质资源保护及技术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实验室近三年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76篇高质量论文,其中SCI论文53篇,包括一区论文6篇,二区Top论文3篇,涵盖了水生生物多样性、生态恢复、遗传多样性等多个领域。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项,其他横向课题12项;获批各类专利授权10余项。
重点实验室承担我省多个自然保护区的区划和评估工作及东北地区跨国界水体水生态监测项目,与松辽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德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耕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今后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服务”的宗旨,拓展水生生物在生态环境修复、生物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一:东北地区藻类生物学及其应用
此方向主要进行藻类分类及多样性、微藻资源开发与基于硅藻群落特征的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采用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技术探究藻类的形态学特征、分类学地位、生态特点及群落构建机制;筛选能源微藻并解析其代谢途径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具备囊括耐寒高产种、污染指示种、典型能源种等藻种种质库;构建区域特色的硅藻指数并应用于水生态健康评价等,为龙江藻类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方向二:东北区域原生动物及其环境相关性
此方向主要开展原生动物的多样性及系统学、生态学和水产病原鉴定及机理研究。用现代分类学技术和方法,以我国松花江水系、三江平原湿地及松嫩平原为研究地,选取上述生境的各种天然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完成对调查区域原生动物的区系构成、物种多样性、时空分布、生态特征等基本信息的采集和建立。此方向工作将填补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原生动物分类学研究的不足,形成我国该流域内原生动物区系本底资料。
方向三:东北地区高等水生植物与环境修复
此方向主要从事水生被子植物、药用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研究;关注植物抗逆境基因的克隆与转化、植物蛋白质组学、生物菌肥研发、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研究。水生高等植物的系统分类学、区域划分、生态修复及药用植物育种与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承担横向课题项目超过100余万元,为我省水生高等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方向四:东北水生态系统动物生态及资源开发利用
此方向立足东北寒区,主要开展东北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分类、资源调查及物种保护、变温动物多样性和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及鱼类生理与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开展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加强对隐存种的发现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开展龙江地区典型冷水鱼的生理适应性研究,创建具有高纬度特色的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体系。承担我省多个自然保护区的区划及评估工作,为龙江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