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生态安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平台概况:
2012年10月,依据《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实施方案》,经专家组(由刘兴土院士任组长)论证,学校批复筹建“寒区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4年获批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获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中心”由哈尔滨师范大学牵头,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为核心,联合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其他6个高校、研究单位和相关企业,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发展急需,培育组建了黑龙江省“寒区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下设寒区退化生态系统监测与修复技术、寒区河流-湖泊-沼泽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寒区生态环境大数据与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等3个协同创新平台。
“中心”围绕已建设的3个协同创新平台,跨学科跨单位凝练重组了寒区水环境监测与大数据、松嫩平原湖沼湿地保护与修复、北方多年冻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碳循环、第四纪环境演化与东北风尘系统、寒区积雪资源评估及变化机制、盐碱土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生态重建、寒区森林土壤动物多样性等7个协同创新团队,开展校校、校院、校企实质性合作,强化面向寒区生态安全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研究,解决该领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取得良好进展,获得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中心在寒区生态安全相关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先后主持了各类课题科研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级20余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其他课题20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1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9项;实验室先后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其中IF>10的论文100余篇,ESI 1%高被引论文51篇;一区TOP论文209篇。
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一:寒区退化生态系统监测与修复技术
此方向主要开展东北高寒地区多年冻土与全球变化、寒区生态系统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寒区盐碱地改良技术、东北黑土区保护与肥力提升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东北高寒地区多年冻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机理研究、气候变化下兴安型多年冻土变化预测与长期碳源汇效应评估、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方式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与应用、典型种养复合区黑土地保护技术、黑土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油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研究。
方向二:寒区河流-湖泊-沼泽生态系统综合治理
此方向主要开展寒区水系演化及生态效应和寒区湿地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研究。重点研究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主要河流水系的水文特征,特别是水旱灾害及其生态环境超常态破坏性波动影响效应研究,为科学水系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修复、湿地功能提升等领域,针对森林、湖沼、平原等不同类型湿地展开研究。着重研究解决湿地退化、湿地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等科学机理与修复技术问题。
方向三:寒区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与决策咨询信息
主要开展寒区资源环境调查大数据平台与方法体系建设,主要任务为建设寒区“天地空一体”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建立生态安全预警评估体系及信息管理平台。重点研究寒区森林资源环境、湿地资源环境、耕地资源环境大数据平台与方法体系建设。此外,进行东北寒区生态系统多元监测数据融合智能分析技术挖掘。重点建立生态系统监测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技术体系。